本文作者:changrun90

入门基本功:社群运营到底要做什么?

6年前 ( 2017-05-25 ) 914
摘要:   学习和成长,是一件“输入”和“输出”同步进行的事...
  学习和成长,是一件“输入”和“输出”同步进行的事情。在社群运营这条路上探索前进,我不断地从外界吸收养分,积累经验,不断思考,今天我把自己的一点思考和见解写出来,希望能和大家一起交流,共同成长。不管正确与否,这都将是我进行“输出”的迈出的第一步。ee16c94b4632f6b7b1471ad8924d7f07  社群运营一直是个令人头疼的难题,「“社群+”生态圈」这个目标说着轻松,可是实际执行起来却常常发现无从下手。曾经,作为一名实习生,一个社群运营小白,我在社群运营中走过了无数的坑,然后就是死啃各种社群运营知识,查知乎,翻书本、问大神、听讲座……避免入坑。  下面就社群运营新人如何迅速成长、上手工作,讲一下自己的体会。分享给有需要的同学,希望小伙伴们看了能够有所收获。  冷启动阶段  社群运营近几年来一直在炒,也越来越热,但是做的好的社群嘛,你能掰着指头说出几个?一旦你开始跟风做社群了,盲目的去追概念,一入场,你就会发现成千上万和你一样的竞争对手。  因此,在开始之前,不如花时间,静下心来,构思好社群的顶层设计,  比如:  为什么要建群?  我们为一群什么样的用户服务?  他们都有哪些需求?  从哪里挖掘这些用户?  可以为他们提供什么价值?  这些人为什么会选择我们?  ……37aafd46e250c5236d70ac5ff1b0086d  差异化战略  指可以将公司或产品提供的服务差别化。这当中例如企业品牌形象、核心技术、体验服务等都可以看作是实现差异化的方式。  食品研习社里的社员主要包括原辅料采购经理、食品研发/应用工程师、食品质检、安全经理、食品销售经理、食品企业老板,大体涵盖了食品行业的需求端和供给端,而食品研习社的差异化就在于实现社员之间的供需匹配,例如有产品需求的,只需在群里提出需求,运营人员就会针对性的为你寻找供应商服务。借助这样”去中介化”的社群,食品研习社很好的构建及完善了平台价值链(协助验证平台价值),解决掉甲乙双方在产品供需上的认知不对称问题。  因此,找出社群的差异化,你的核心竞争力,社群运营也就成功了一半。  二八法则  二八法则的适用范围很广,社群运营同样也遵循着这个法则。通过运营20%的核心用户,来影响80%的底端用户。在社群运营中最忌讳一招鲜吃遍天,群里这么多人,靠你一个一个人的来运营,运营效率明显太低了。  最近在准备党员结业考试的时候,我看到过这样一句话:  先富带动后富,最终实现共同富裕。  这句话应用到社群运营中,是这样解释的:  一个社群里总有几个异常活跃的人,挖掘他们,与他们进行沟通,让他们认同你社群的理念和发展模式,培养他们成为社群中的kol,运营好这些核心用户,之后让核心用户再引领普通用户再成为核心用户,通过这种良性循环,从而打造一个成熟的社群运营机制。  劣币驱逐良币  在一个社群刚起步的时候,因为人数较少,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,社群管理相对容易。但随着社群的社员人数增加,各种违反群规的现象层出不穷,广告、无意义的聊天越来越多,这时候,社群的一些老社员会逐渐察觉到人数递增带来的不良影响,开始滋生反感的情绪,主动选择出走。  因此,在把控社员人数增加和社员管理的尺度上,运营人员往往面临两难的抉择。社群成员的离开,归咎于劣币驱逐良币。对此只有一咬牙,杀一儆百,将劣币请出社群。  社群架构—激励机制  社群活跃度是衡量一个社群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标准,通过建立社群激励机制,提升社员的主观能动性,增加社群的内容产出,使社群能够不断为社员创造价值,健康有序的发展。  比如前段时间,我们提出  社群嘉宾分享机制:  957935a50d0f397971cdd97bfba17a62  群策群力,采取“众包模式”,将原本由运营人员承担的定期寻找嘉宾分享的工作,通过以激励机制的形式转交给有嘉宾资源的社员来完成。相比较局限于运营团队内部靠自身人力、时间去解决问题,成本要低得多,效率也要高。  社群成员UGC:  鼓励社员提供优质内容进行分享。de4ba11029a06fd678c2e315db80eaad  最开始社群内容运营主要是以PGC为主,由社群运营人员负责内容的高效产出,主要维持内容的深度,引导社员主动进行内容产出;中后期是以社群成员的UGC为主,主要维持内容的广度,贡献社群的流量和参与度,促进用户使用、培养用户习惯。  结 语  运营的精细化时代到来,曾经简单粗暴的流量时代已成为了过去式,用户也越来越难“讨好”,虽然每个运营人员都存在认知偏差和理解偏差,社群运营的方法可能也千变万化,但打造一个优质社群,永远是我们不懈奋斗的终极目标。  第一次写这种文字,可能有点幼稚,不够成熟,不过还是希望通过记录,留下自己成长的过程。  欢迎大家交流和纠正,也欢迎广大食品行业人员入群寻找组织。
   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:

    作者:changrun90本文地址:http://changrun.org/svip/453.html发布于 6年前 ( 2017-05-25 )
   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凡客笔记

    文章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,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告知,我们将做删除处理!
    本站程序只供源码爱好者学习研究使用。借鉴职业开发人员的代码写法,不得用于非法用途,不得违反国家法律,否则后果自负.
    切记:本站提供的模板来源于网络,收集供学习交流之用。请勿改成非法网站,否则后果自负,与本站无关。

    分享到:

    发表评论

    快捷回复:

    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914人围观)参与讨论

    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