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changrun90

如何在交互设计中应用格式塔理论?

6年前 ( 2017-08-25 ) 1117
摘要:  企业怎么做品牌推广 七夕来了好推有礼!   在人工智能和“以人为中心机器学习&rdqu...

 企业怎么做品牌推广 七夕来了好推有礼!

  在人工智能和“以人为中心机器学习”的时代,我们理解用户的需求和行为是十分必要的。对交互设计师来说,这是毫无疑问的。为了更好的做好满足用户需求的工作,了解一些基本的心理学法则非常重要。这也是我为何想要和你分享“格式塔理论(Gestalt theory)”。该理论了然于胸后,我们就能有意识的做出真正符合用户的设计。

  

  格式塔理论介绍

  在20世纪初,格式塔理论首先被Max Wertheimer提出。这种心理哲学的提出包含感知、感知经验和相关刺激模式。格式塔理论的格言是:

  “整体大于部分之和”-Kurt Koffka

  当我们的感知遇到复杂元素时,我们在看到各个部分之前首先看到的是整体。作为设计师如果我们了解这个心理学原理,就可以在设计时更有意识到全局。Max Wertheimer在1923年提出的格式塔理论的基本原则之一,表明了心理倾向如何被感知视觉刺激。

  接近性法则

  “接近性法则”指出当对象彼此接近时,他们往往被认为是一个整体。基本上相近是在一起的。如果我们使用清晰的结构和视觉层次,我们将不再被有限的用户认知所指责,所以他们才能快速辨认和给出反应。

  

  相似性法则

  “相似性法则”表明外表相近的元素会被视为一组。也就是说如果有着相同功能、意义或层级的元素应当视为整体。

  「在相似的情况下应当需要连续一贯的动作;在提示、菜单和帮助页面中使用相同的术语;并且始终保证颜色、布局、大小写、字体、字号等保证统一性」-Ben Shneiderman

  

  连续性法则

  Stephen Palmer和Irvin Rock在1999年提出「连续性法则」,即如果元素共享具有明确界限的区域,则它们倾向于分成一个组。在设计中我们经常使用卡片式来对相关元素组合起来。

  

  主体 / 背景法则

  「主体 / 背景法则」表明“元素视为文字(不同的重点)或区域(文字后面的背景)间的对比”,由Andy Rutledge提出。当我们想要在屏幕中强调某点的时候这条非常有用。

  

  封闭性法则

  “封闭性法则”意为当我们设计一个缺失或者断开部分的复杂页面时,会寻找一个连续、平滑的样式。换句话,我们有意识的去填补空白。

  

  结论

  本文的目的主要是强调在UX交互设计中最基本的心理学知识的重要性。我们会使用很多不同的心理学法则,但并不是有意识的一直这样做。当然格式塔理论可以提高你的交互设计水平,还有更多的心理学理论可以帮你创造出更好的设计。

  原文链接:https://uxdesign.cc/ux-psychology-go-hand-in-hand-how-gestalt-theory-appears-in-ux-design-18b727343da8

  译者:非科班设计翻译小组@Tiger, Run!,微信公众号:非科班设计

   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:

    作者:changrun90本文地址:http://changrun.org/svip/1384.html发布于 6年前 ( 2017-08-25 )
   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凡客笔记

    文章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,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告知,我们将做删除处理!
    本站程序只供源码爱好者学习研究使用。借鉴职业开发人员的代码写法,不得用于非法用途,不得违反国家法律,否则后果自负.
    切记:本站提供的模板来源于网络,收集供学习交流之用。请勿改成非法网站,否则后果自负,与本站无关。

    分享到:

    发表评论

    快捷回复:

    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1117人围观)参与讨论

    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